进入11月,北方的气温逐渐转寒,但锦州港生产营运却日益“火热”。正值锦州港“大干一百天、决战四季度”的“冲锋”攻坚期,外贸货源中转也在不遗余力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昨天,记者从锦州港营运指挥中心获悉:进入11月,外贸船舶集港量锐势不减,港口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工作的同时,全力抢抓吞吐量份额,助力“十三五”收官、“十四五”开局更胜一筹。
夯基垒台
擘画“对外开放”新蓝图
粮食货种作为港口优势货源之一,锦州港一直不遗余力寻求“开放”突破口。2017年3月,锦州港获批辽宁省检验检疫局出口粮仓储企业资质;2017年12月,再度获批国家质检总局“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”资质,为锦州港连续20年蝉联内贸粮中转第一港增添筹码。
承担港口量、利“引擎”重任的油品货种,也受益于“对外开放”。2016年7月,锦州港获得国家商务部原油仓储经营许可,成为全国第四家、东北地区第一家具有原油仓储经营资格的企业。2016年9月,锦州港原油罐区一期工程T104、T105、T106三个储罐正式具备保税资质,即具有货物保税、国际中转、货物暂存等功能。2016年3月,总罐容60万立方米的锦州港油品罐区(二期)工程开工建设,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,锦州港油品罐区(二期)工程6个储罐相继取得保税资质,2017年4月,锦州港首次迎来“苏伊士”和LR船舶抵港。
敞开大门
构建“对外开放”新格局
2017年5月3日,“俄罗斯经满洲里至锦州港”的中俄集装箱海铁联运列车首次抵达锦州港,标志着锦州港成为辽宁省亚欧路桥运输的又一端点,对辽宁省经济发展和扩大外向度起到积极推进作用。
2017年11月22日,“中国·锦州—俄罗斯”中欧海铁班列正式开通,此班列为辽西乃至东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安全、便捷、高效的欧洲市场通道,是锦州港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助力“辽满欧”、“辽蒙欧”、“辽海欧”大通道建设重要的战略举措。
2018年4月19日,“俄罗斯伊尔库茨克—锦州港—广州”中俄集装箱铁海联运列车成功开通,该班列以每周一列的班次运行,对锦州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:锦州港作为中蒙俄铁路出入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实至名归。
2020年6月23日,“锦州—海南(洋浦)”内外贸同船顺利开通,开拓了东北及蒙东地区与世界各地贸易往来的新路径,使锦州腹地外贸货源更加顺畅、便捷地通达世界各地,助力锦州港在国际化舞台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“角色”。经统计,从2016年到2020年10月,锦州港油品化工累计中转超7000万吨。从锦州港市场部门获悉:截至2020年10月份,锦州港外贸成品油完成量创同期新高、外贸原油创单客户上岸新纪录。2018年—2019年,外贸年中转量更由1652万吨飙升至1837万吨,2020年1月—9月外贸吞吐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速5%,持续跑出开放“加速度”。
项目提振
注入“对外开放”新动能
2019年12月,锦州港保税物流中心(B型)申报成功,成为辽西北第一个保税物流中心。2020年5月,锦州港保税物流工程开工建设,预计2020年年底前完成验收并封关运行。
不仅如此,“十三五”期间,锦州港抢抓省、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、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,着力推进临港产业合作。同时,密切关注辽西蒙东地区产业转移和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动态,筹谋优势的临港产业发展机会,并借助自身优势,审时度势择机参与产业项目投资。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,以大发展惠及大民生,一个个投资体量大、科技含量高、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,正成为锦州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,也为“十四五”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□摘自:2020年11月18日《锦州晚报》